老城區名人錄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劉健 [明] 明朝首輔 (1433~1526) |
富弼 [宋]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 (1004~1086) |
王玄策 [唐] 王玄策,生卒年不詳,唐初期洛州洛陽人,著名外交家、旅行家。唐太宗、高宗時曾數赴印度,並開創了經西藏過泥婆羅到印度的新路,功績卓著,名播異域。王玄策曾任融州黃水縣令。貞觀十七年(643年),他奉命護送摩揭陀王使者還國,就是這一次出使印度,開創了通往印度摩揭陀國的新路。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顯慶二年(657年),王玄策兩次出使印度,足跡遍及印度各地。他從印度帶回大量經卷,對中國佛教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印度時,他曾幾次勒碑,並果斷參與了印度平亂。王玄策第三次出使歸來後,把帶回的“彌勒菩薩新樣”供塑於洛陽的皇家寺院敬愛寺中。王玄策曾於麟德二年(665年)在洛陽龍門石窟賓陽洞內造佛像。洞內西壁……[詳細] |
元弘嗣 [隋] (567~613) 元弘嗣(567年―613年),隋代河南洛陽人。祖父元剛,北魏漁陽王;父元經,北周漁陽郡公。元弘嗣少年時繼襲父爵,18歲任左親衛。開皇九年(589年),隨晉王楊廣參加平滅陳朝戰役,因功授上儀同。他是有名的酷吏。開皇十四年(594年),元弘嗣任觀州總管長史。在觀州,他對屬下嚴厲異常,吏人多有怨言。開皇二十年(600年)改任幽州總管長史。此時,燕榮任幽州總管,燕榮本人也是個酷吏,他性格孤僻,對人嚴酷無情。他鞭撻屬下,動輒就是數十下。他曾在道旁看到一種叢生荊條,認為可以用來做鞭杖,於是命人取來,試於人身。曾有個人自言無罪,不該遭鞭撻。燕榮就說:若以後有罪,可免除你。不久,此人犯戒,將要施刑,此人說:前……[詳細] |
宋�� [宋] (926~989) 宋��(926年―989年),又名宋渥,北宋河南縣(今河南洛陽)人。他出身官宦之家,曆經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四朝。宋��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外孫。11歲時,其父去世,因蔭仕後晉,補殿直,遷供奉官。因娶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女,乾�v元年(946年),宋��官拜右金吾衛將軍、駙馬都尉。乾�v三年(948年),任昭武軍節度使,駐守滑州。後周太祖郭威攻滅後漢時,宋��“開門迎謁”,率所部投降了郭威,被授以左監門衛上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北宋建立後,宋��加檢校太師,率領水師巡撫長江。淮南道節度使李重進勾結北漢起兵反宋,宋��任行營排陣使,隨太祖趙匡胤征揚州。不久,李重進兵敗自殺,叛亂被平定,宋��因功被授予保信軍節度使,……[詳細] |
周濟 [明] 周濟,字大亨,明前期河南洛陽人。他為官清廉正直,善於處理矛盾。永樂年間,周濟中舉人,並入太學,任都察院禦史。宣德年間,任江西都司斷事,又補湖廣。正統初,他被提拔為禦史、大同鎮守。當時大同地方官員非常驕橫,明英宗命周濟嚴加懲治。為摸清這些官員的罪證,周濟化裝為賣薪人混入官府,徹底了解惡官們的犯罪事實,將他們繩之以法。後來,四川發生官員相互衝突甚至仇殺的案子。英宗令周濟督率官兵前往鎮壓。周濟認為,朝廷對邊遠地區土人應首先采取安撫政策,不應直接發兵征討。英宗聽從其建議,並派周濟到四川安撫調停。矛盾最終得到解決,沒有造成大的混亂。正統十一年(1446年),周濟出任安慶知府。當時,正值發生饑荒,民不聊……[詳細] |
楊少萬 (1883~1914) 楊少萬(1883~1914年),又名楊瑾華,河南省洛陽老城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因不滿封建教育離家出走,就讀於天津北洋政法大學。期間,對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對外屈膝投降痛心疾首,決心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翌年參加“興中會”,後又轉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前後,楊少萬與河南府中學堂監督(校長)楊源懋密謀反清武裝起義。為了籌備革命經費,發展革命組織,在洛陽成立了軍裝局。楊少萬把全部營業收入作為革命經費。暗中資助洛陽農民組織“在園”和嵩縣楊山王天縱領導的綠林武裝。民國2年(1913年),南方革命黨發動“二次革命”。楊少萬與洛陽貨捐局局長沈竹白等,接受孫中山和黃興的委派,在鄭、汴、洛招待國民-會……[詳細] |
林祖式 (1886~1941) 林祖式(1886~1941年),字穀士,林東郊之子。20歲左右,以全縣考生第一名入縣立學校。宣統元年(1909年)己酉科拔貢,肄業於北京京師法律學堂。以副貢任湖北武昌地方廳檢察官。由於辦案幹練,調任湖北沙市商埠地方檢察長。辛亥革命後回豫,任河南省立法政學校校長。繼任河南省高等審判庭庭長,開封地方審判庭庭長,河南省實業廳第一科科長。輒於公餘,宣傳實業救國之道。勸人養蜂致富。民國13年(1924年)左右曾同李顯榮(字馨佛,洛陽人,省議會議員)創立明德中學。民國15年(1926年)左右任河南省賑務委員會參議、河南省長官公署高等顧問、河南全省卷煙特稅處處長。曾當選為河南第二屆省議會議員。民國26年(1……[詳細] |
李廷相 (1877~1946) 李廷相(1877~1946年),字子良,又名李生,回族,河南省洛陽老城人,自幼好學,考取秀才。民國初期,就讀於河南省公立政法學堂,畢業後,初任清化縣(今河南省博愛縣)司法承審員,後相繼任光山、羅山、南召、確山等縣縣長和偃師、中牟、鄧縣、宜陽、沁陽、孟縣、盧氏、嵩縣、陝西省興平縣等13個縣的司法官。民國34年(1945年),任洛陽縣司法官。李廷相在出任清化縣(今河南省博愛縣)司法承審員時曾以公斷一案而得名。當時民眾因故打死一個法國傳教士,經過審理,按法律條款判當事人以徒刑。但法國領事館不服,再經縣法庭複議,李廷相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深受當地民眾稱讚。案結後,他被調任光山縣縣長,赴任時,民眾攔路……[詳細] |
翟燕身 (1891~1956) 翟燕身(1891~1956年),河南省洛陽市人。豫劇演員,工花旦。10歲坐科洛河南灘高崖科班,攻旦行。出科後搭班演花旦、青衣、老旦,後主攻花旦。民國初年,翟燕身曾在洛陽國民劇院演出《鳳儀亭》,被觀眾譽為“活貂蟬”。20年代同周海水、張小乾等豫西名家到開封演出,後活動於洛陽、密縣、孟津、沁陽、溫縣等地,被譽為“豫西第一花旦”。民國27年(1938年)應常香玉、趙錫銘之邀西進長安,從此活躍於蘭州、陝州、渭南、西安一帶。《洛陽橋》為他拿手戲,葉含嫣的許多表演身段為他獨創,甩大辮堪稱一絕,小台步輕盈飄逸,若行雲流水,人稱“水上漂”。《投衙》是他和周海水、張小乾合演的拿手戲,到西安後又與常香玉合作,他飾……[詳細] |
王子波 王子波,1922年生,河南新安縣北冶劉黃村人。1938年先後入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二縱隊隨營學校、延安抗大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連指導員、太行軍區分區營副政委、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團副政委、華中野戰軍營教導員、華東野戰軍團政治處主任、華北軍區副團長。參加了中原突圍和孟良崮、太原、持眉、西南等戰役。1950年後,任川北軍區團長。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團長。回國後,曆任總參謀部作戰部參謀、軍事科學院研究室副主任、軍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詳細] |
王雲安 (1887~1950) 王雲安(1887~1950年),又名祥發,河南省洛陽人。王雲安家鄉軍屯村是少林通臂拳武術之鄉,他自幼耳濡目染,漸漸對武術產生了興趣,有空就模仿大人的動作苦練起來。天長日久,他練成了少林通臂拳。民國21年(1932年)開封擺擂比武。王雲安代表洛陽縣前往打擂。在開封相國寺的擂台上,高大魁偉的王雲安用少林通臂拳力挫群雄,榮居榜首。此後,王雲安被國民黨第三預備師和獨立四旅聘請去當武術教官。後任“洛陽行都孤兒-”武術教師。還在洛陽東站收徒傳藝。民國24年(1935年)夏,他參加了洛陽縣在西工舉行的武術表演。觀者如潮,盛況空前。1950年故於安樂軍屯村,享年63歲。……[詳細]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