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芳
海關總署12月29日出台新一輪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16項措施,聚焦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營造高水平口岸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麵。
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是此次新舉措的亮點。海關總署提出便利創新要素跨境流通,優化特殊物品進出境監管模式,協同地方政府持續推進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試點並探索“白名單”跨區域互認,促進長三角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
在支持新興貿易業態發展方麵,海關總署明確,優化完善跨境電商出口轉關模式,支持開展出口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監管業務試點,支持跨關區保稅展示交易業務開展,研究推進在義烏開展進口日用消費品正麵清單管理製度試點。
支持跨境電商是海關總署近年來的政策發力重點之一。“我們持續推進外貿新業態監管創新,激發外貿發展‘新活力’。比如,創新開展跨關區退貨模式、先查驗後裝運模式、電子繳稅等便利措施等。”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林少濱此前表示。
在創新協同監管模式方麵,新措施著力創新大宗商品聯合監管模式,深化出口成品油“金檢嘉放”聯合監管模式,構建長三角地區進境糧食入境港、中轉港、目的地海關“信息互通、執法互助、結果互認”的協作機製等。
在深化通關一體化改革方麵,海關總署提出:健全區域整體通關協調處置機製,開展一體化業務運行監控,提升跨關區協同處置效能;聯合加強對企培育幫扶,深化知識產權協同共治,建立長三角地區海關技術性貿易措施聯合應對機製,聯合開展產業鏈、供應鏈企業信用培育;完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機製,加強“數據+調研”融合分析、“外貿+產業”關聯分析等。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外貿活躍度較高的區域之一,一體化監管將有利於進一步助力區域外貿發展。今年1月至11月,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合計進出口14.56萬億元,同比增長5%,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6.6%。
據介紹,在2019年、2020年,海關推出了兩輪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舉措,目前已全部落地。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關總署將指導長三角地區海關充分發揮區域直屬海關一體協同工作機製作用,推動16項支持措施落地見效,助力區域重點產業新興業態發展,促進區域物流降本增效,營造高水平口岸營商環境,夯實安全發展基礎,合力支持長三角打造高質量發展。
1本文由頭疼腦熱網海關總署出台第三輪支持長三角一體化舉措 助力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業態發展 頭疼腦熱網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預繳企業所得稅按什麽時點的的標準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