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冰談董明珠炮轟小米空調:企業應與時俱進

 行业资讯     |      2025-07-04

盤點2024年那些快消失的手機配置 簡直大快人心!

【CNMO科技】科技圈永恒的主題是“喜新厭舊”。2024年,一個個新潮舊憾的故事就這麽發生了。

曾經風光無限的手機廠商漸漸淡出大眾視野。但2024年,它們並沒有選擇沉默,至少在百元機這個市場,沒人再動它們的蛋糕。當年的“中華酷聯”格局猶在眼前。多年以後,當大廠們朝著高端市場進發,金立、酷派卻掉到了百元機市場,令人不勝唏噓。

這一年,一些熟悉的手機配置也悄悄消失了。百瓦快充雖然驚豔,但似乎卷過頭了;2億像素攝像頭也未能成為主流,畢竟實用才是硬道理……其中一些不乏亮點,如今正慢慢退出曆史舞台,為更新的技術或方案讓路。

機圈的格局似乎已有定論,車圈則是風雲變幻,有的造車成了,有的突然暴雷了,還有的是小透明,或許是在醞釀著下一次的華麗轉身。2024年上半年,車圈大佬從未如此近距離登上前台,這都要拜雷軍所賜。哪吒汽車前CEO張勇為此努力在學雷軍的營銷之道,頻頻露臉卻頻頻陷入爭議。當潮水退去,張勇也尷尬地回到了本來的位置。

當下,智能手機的配置更新迭代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年的技術進步,都意味著舊的配置與技術將被新的、更先進、更高效的解決方案所取代。2024年,我們再次站在了手機技術發展的十字路口,回望過去,那些風光無限的手機配置,正默默淡出曆史舞台。

128GB內存

曾經,128GB存儲配置是中端與旗艦手機的標準選擇,但隨著手機功能的不斷擴展和軟件內存需求的急劇上升,128GB逐漸顯得捉襟見肘。時至今日,你會發布,除了低端機型,國產手機的起步內存普遍提升到了256GB。

手機存儲空間的大幅擴容,與APP占用空間的快速增長緊密相關。各大APP的功能日益豐富,所需存儲空間已從過去的幾十MB飆升到以GB為單位。據相關統計,國內手機用戶平均安裝的APP數量已超過50款,這些APP的安裝包總體積高達7180.51MB,即7.01GB。

與早期版本相比,這些APP的安裝包體積膨脹了數倍。以微信為例,這款集通訊、購物、支付、搜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國民級應用,即使定期清理緩存,其占用的存儲空間也常達到20GB,而對於那些長期不清理緩存的用戶,微信占用的空間甚至可能高達40GB或50GB。

另外,隨著手機性能的不斷提升,手遊開發商也加入了更多高負載元素,如高畫質、高幀率、高分辨率等設置,使得主流手遊如《王者榮耀》《原神》等占用的存儲空間分別攀升至10GB和20GB。同時,手機攝像頭的像素也在不斷提升,動輒上億像素,每張照片的容量可達十幾MB,而一段視頻的容量更是輕鬆超過幾百MB,這些都對128GB的存儲空間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別說128GB了,或許到了2026年,旗艦手機的起步存儲可能都會是512GB。

2億主攝

談及像素,一個曆久彌新的問題浮現眼前:“像素越高拍照越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更高的像素數目,並不意味著更優的圖像品質。實際上,要充分發揮2億像素攝像頭的潛力,離不開更大尺寸的傳感器和更為尖端的圖像處理算法,否則,圖像可能反而因噪點增多和失真而受損。

在今年,眾多旗艦手機的主攝像頭普遍選擇了5000萬像素,而非盲目追求1億或2億像素的主攝。它們更多地是在硬件性能、軟件優化以及綜合調校上下功夫,以提升整體的拍照體驗。

對於頂級旗艦機型而言,采用2億像素主攝或許能夠與先進的算法和硬件實現良好配合,從而帶來出色的拍照效果。然而,在大部分機型上,這樣的高像素配置更多時候隻是被用作市場營銷的賣點,而並非真正能夠提升拍照質量的決定性因素。

曲麵屏

從2024年下半年新發布的手機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曲麵屏的應用大幅度減少。曲麵屏逐漸失去市場青睞並不奇怪。首要原因是曲麵屏的配套鋼化膜價格高昂,相較於直屏,其費用要高出5至10倍。而且,貼膜過程複雜且具挑戰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膜報廢。即使成功貼好,膜邊也會隨時間逐漸翹起,長期使用後還會移位,最終很多用戶隻能選擇不使用保護膜。

另外,曲麵屏已不再是一種稀缺設計。過去,曲麵屏手機是高端機型的標誌,各大廠商紛紛推出曲麵屏手機以彰顯高端體驗。而中低端手機則大多堅持直屏設計。當時的曲麵屏因其獨特的彎曲屏幕、圓潤邊緣以及大曲率帶來的科技感,確實給人一種更高級別的享受。

然而,隨著曲麵屏設計的廣泛普及,如今連千元機都配備了曲麵屏,這使得曲麵屏失去了其原有的獨特性。加之曲麵屏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點,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多,其不足之處也逐漸顯現。因此,不喜歡曲麵屏的用戶越來越多,廠家推出搭載曲麵屏的手機也就越來越少。

小電池

誰能料到,僅僅在去年還被視為大容量的5000mAh電池,到了今年已悄然變成小容量。即便是6.36英寸這樣的小屏幕機型,電池容量也已攀升至5400-5700mAh,而眾多6.7-6.8英寸大屏手機更是直奔6000-6500mAh而去。

另據最新消息透露,今年手機電池容量的大幅提升其實隻是第一階段,明年手機電池的容量密度還將迎來進一步的飛躍。尤其對於堆疊要求相對寬鬆的手機,如中端性能機型,這類手機由於沒有太多相機模塊的堆疊需求,內部空間更為充裕,可以更多地分配給電池。因此,這些手機的電池容量有望從當前的6500mAh左右(例如REDMI⠋80)躍升至7500mAh+級別,真正實現“妥妥用一天”的效果。

今年已經有一些中端機型在這個價位段配備了7000mAh的大容量電池,如真我Neo7和紅魔10 Pro+。

百瓦快充

近兩年,手機快充技術曾一度邁向150W、200W甚至240W的高峰值,但今年多數廠商選擇回調至百瓦或更低水平,如90W、80W,尤其是售價高達六七千元的旗艦機型,普遍標配90W快充。

這一策略並無不妥,因為當快充速度達到某個區間後,用戶體驗的提升便逐漸減緩,出現邊際效應遞減的情況。此外,超高功率快充需要隨時攜帶原裝充電頭,不如直接提升電池容量來得實用。

此外,隨著電池容量不斷攀升,加之設備體積受限,內部能量密度顯著提升,導致電池在充放電時產生更多熱量,傳統散熱手段難以有效應對,存在熱失控風險。因此,當前手機廠商麵臨的關鍵挑戰,在於尋找快充功率與電池容量之間的最佳用戶體驗平衡點,兩者往往此消彼長。

實際上,追求150W甚至更高快充速度並非剛需,大多數用戶難以察覺20分鍾與15分鍾充滿電的明顯區別,且真正因150W或200W快充而選擇購買手機的消費者並不多。換句話說,200W快充的營銷噱頭遠大於其實用價值。

新舊交替

不得不說,2024年的手機配置經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洗牌”。去年還被視為亮點的配置,在今年可能就已經顯得過時,但這恰恰說明了技術的日新月異與日益成熟。對於我們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能夠購買到電池壽命更長、拍照效果更佳的新手機。

此外,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站在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上。國產品牌在高端旗艦手機領域的崛起,AI、折疊屏、5G等關鍵技術的顯著進步,都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體驗。這些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手機行業的整體進步,也讓我們看到了智能手機未來的無限可能。

現在的手機廠商也不再一味地追求參數的堆砌,而是開始更加注重用戶的實際體驗。這種轉變無疑是一種進步,因為它意味著手機廠商開始真正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展望2025年,我們或許會看到更多具有獨特魅力的手機出現。當然,某些配置看起來可能不如以前那麽“高大上”,但隻要能夠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提供實用的功能和良好的體驗,那麽這就是一種值得肯定的變化。畢竟,對於我們普通用戶來說,實用性才是最重要的。

寫在最後

科技浪潮不斷推進,2024年的手機市場親曆了新舊配置的更迭轉換。麵對未來手機配置的演變方向,無人能確切預知,畢竟變數重重。我們能做的,唯有保持關注,靜靜觀察這一切的變化與發展。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來自於手機中國)

1